第一章(第3页)
薄暮的光线柔和了他棱角分明的轮廓,他忽然伸出左手,按下相机快门,将这一刻定格。
明天继续安宁问。
他点点头:明天继续。
4
一周后,安宁把初步编辑的照片组发给陆远。
绝对不行。他连看都没看完就拒绝,这些照片根本达不到我的标准。
安宁挑眉:那你的标准是什么三年前的水平
那又怎么样陆远烦躁地踱步,这些照片业余、生硬、毫无感染力!我不能让它们以我的名义发表!
所以问题还是你的自尊心。安宁叹了口气,不是照片的质量,而是你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
陆远猛地停下脚步:你根本不明白!
我明白!安宁提高了声音,我明白什么叫做从巅峰跌落!我刚进入这行时,也曾因为一次重大失误被全网嘲笑,整整三个月没敢出门。但我爬起来了,因为我知道过去的成就和失败都不能定义现在的我!
办公室陷入沉默,外面的人纷纷侧目。
陆远。安宁放低声音,你可以选择永远活在过去,也可以选择重新开始。你说过不愿署名,那就当是匿名投稿。如果反响不好,就此别过。如果读者喜欢,你再考虑是否继续。
为什么这么坚持他问,又不是非我不可。
安宁看着他:也许是因为,那天在展览上,我看到了你眼中残存的火焰。
陆远长久地看着她,最终点头:好,但我要重拍。给我三天时间。
安宁微笑:成交。
三天后,陆远发来一组新照片。安宁惊讶地发现,这些作品虽然技术上仍有瑕疵,但情感表达却异常强烈——一个流浪汉的背影,一对老夫妻牵手,一只断翅的蝴蝶停在花朵上。
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着同一个主题:残缺,却依然美丽的生命。
这就是重生的意义。安宁轻声自语,眼眶有些湿润。
5
特刊发布后,反响超出预期。许多读者被这组匿名照片打动,编辑部收到大量询问摄影师身份的邮件。
我们应该公布你的名字。安宁对陆远说,读者有权知道这些感动他们的作品出自谁手。
不。陆远很坚决,我还没准备好面对公众。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雨晴陆远惊讶地站起来,你怎么来了
好久不见,远哥。陈雨晴微笑着走近,优雅地向安宁伸出手,你好,我是陈雨晴,陆远以前的助理兼搭档。
安宁礼貌地握了握手,注意到陈雨晴看陆远的眼神中带着某种特殊的情感。
我看到了最新一期《魅影》。陈雨晴轻声说,那组照片,是你拍的,对吗
陆远明显有些不自在: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