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承前启后(第3页)
他说,“听听他们对未来的想法。”
典礼上,朱瞻基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
这个举动立即赢得了热烈掌声。
“诸位,”
他亲切地说,“你们是大明的未来。我今天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梦想。”
一个年轻学生站起来:“我想研究新的造船技术,让我们的船队永远领先世界。”
“好!”
朱瞻基赞许地点头,“技术创新确实是关键。”
另一个外国学生用生涩的汉语说:“我想把大明的先进技术带回家乡,让两国人民都受益。”
朱瞻基更加高兴:“这正是我们办学的目的——让知识造福各国人民。”
他特意询问了学校的课程设置。
除了传统的航海技术,还增加了许多新课程:
国际贸易
海洋法律
外国语言
文化交流
科技创新
“要培养全面的人才,”
他对校长说,“不只是会开船,还要懂经营、懂管理、懂外交。”
参观实验室时,他看到学生们正在研究新型航海仪器。
“加大投入!”
他当即决定,“要让学生们有最好的研究条件。”
在图书馆,他欣喜地发现馆藏非常丰富,不仅有传统典籍,还收集了各国的科技文献。
“知识是无国界的,”
他说,“要借鉴各国的智慧,但也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学问。”
午餐时,他特意和学生们一起在食堂用餐。
席间,他听到了更多年轻人的想法:
有人想开创新的贸易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