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4章 王堂尧送的礼物(第2页)

雍王府年底、正旦也要下礼,秋兰提议把这件事交给她,由她负责,尹嬷嬷监督。

“你不畏惧这件大差事,我自然放心托付给你。过年的人情来往最锻炼人。你操持了这一次,往后什么场面都不怯了。”骆宁笑道。

她身边的一等丫鬟,不是端茶递水的,而是辅助她打理内宅。

过年、婚丧嫁娶这几件事,都属于大事。

办过这些大事,人的心气就磨砺出来了,往后让什么都不会畏手畏脚。

骆宁本不想交给秋兰的,怕她无法承受,压力过大,只打算带着她在身边,让她耳濡目染,明年再慢慢交给她。

可秋兰主动提了,骆宁就很顺手让权。

秋兰是新手,犯错了又能如何?王府内院,骆宁说了算,她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

骆宁容许身边的丫鬟犯错,给她们机会成长。

“尹嬷嬷会帮你的,我通她说。”骆宁又道。

秋兰:“王妃,婢子一定会十二分谨慎,绝不给您丢人。”

骆宁颔首。

态度是对的。有如此姿态,才可以把事情办好。

她们仨说完这件事,孔妈妈进来了。

“王妃,今年熬多少腊八粥?”孔妈妈请示,“大厨房那边问呢,咱们府上要不要散腊八粥。”

腊八节的时侯,很多门第会相互送腊八粥。

礼轻,但情谊很重,不是交情极好的门第是不会送的。

宫里也会赏赐腊八粥。谁家没有收到,年都过不好。

“我得问问大舅母,才知道往年惯例。”骆宁说。

雍王府的册子上,没有这个记录,因为王爷也是第二次在盛京城里过腊八。

去年他尚未娶亲,用不着此项交际。

骆宁拿不准的地方,不是问太皇太后,就是去问大舅母,尽可能不出错。

记京城的诰命夫人都瞧不起她的出身,等着看她笑话。

就像她告诉秋兰的,只需骆宁办一两次大事,不出错,往后就会减少质疑。

“那老奴叫她们再等等,过几日王妃再示下?但煮粥的食材先备好?”孔妈妈说。

骆宁点点头:“先这么安排吧。”

孔妈妈退了出去。

很快又进来。

骆宁还以为又是腊八粥的事,就瞧见孔妈妈手里拎了个食盒:“二门上的丫鬟送过来的。”

“谁送的?”骆宁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