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慎思量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大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六章 恢复高考(第3页)

“别抢,都别抢了,扯碎了,谁也看不了!”

张超英大声说着,直接趴在了桌子上,护住那份报纸。

“吴玉娟,你来念!”

休养的大半年,吴玉娟的断了的腿已经恢复了,只是当时伤得太严重,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儿跛。

听张超英这么说,大家才讪讪地收回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玉娟的身上。

吴玉娟也是满心的激动,自从受伤,落下残疾以后,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沉,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她原本黯淡的双眼,一瞬间又有了光彩。

拿起报纸,强压下躁动的情绪,清了清嗓子。

“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中小学教育,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一件大事……”

“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必须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伟大领袖的教育思想体系……”

“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念到此处,吴玉娟的声音已经带着几分哽咽。

很快,屋里便响起了抽泣声。

“真的,是真的!”

“我们也能报名,我们也能参加高考!”

对于未来,他们这些知青早就已经认命了,甚至还带着几分庆幸。

当初分配的时候,能被分到李家台子,虽然同样要下地劳动,但是,能进厂上班,每个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相较于其他村的知青,已经非常幸运了。

可是,如果有机会回城,而且还是去上大学,试问谁会放弃这个机会。

“都多少年没看过课本了……”

苏红红突然小声嘀咕了一句,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啊!

都多少年没看过课本了?

尤其是张超英、吴玉娟他们这些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他们大多数都已经二十六七岁了。

高中毕业到现在……

都快过去10年了。

国家恢复高考,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难得的机会,但是……

该如何把握住呢?

宋长英见状,心里一时间变得非常矛盾。

她是早就得到消息了,也已经复习了几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