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席地论救灾(第3页)
n
320席地论救灾
“算,但是不负责任的懒政,给要饭的一碗粥他会感激你,但是官府给粥,灾民会感激官府么?未必吧!”
顾道的话很不客气。
“而且灾民喝了粥可不会躺在原地无所事,他们会胡思乱想,会生事情。会弱肉强食。”
“保甲法看似严酷,实际上是防止他们生事情。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官府的存在,感受到官府没有抛弃他们!”
“让他们干活,是让他们觉得,活下来不是被施舍,而是自己凭借双手赚来的!”
“青松山的灾民,不但饿不死,将来赈灾结束还能带走一些钱财。还能留下几百顷良田。
他们怎么会瞧得起通衢关那些吃饱躺平的米虫。”
“再加上横水断流这种大工程,最能激奋人心。他们能跟子孙吹三代,岂能不自豪?”
顾道一口气把所有的以工代赈和保甲法的底层逻辑以及目的都讲出来了。
这些细微到人性的思考和政策的设计,是这个时代的圣人治世之学。
在座的大臣,内心之中无不惊涛骇浪。
他们跟心中的圣人之学印证,跟自己当官几十年的经验印证。
“以保甲法镇压人性之恶,以劳作赚生存弘扬人性之善……”孙执中喃喃自语。
慢慢的。
所有大臣的目光凝视到了顾道身上。
曾经那个暴躁狂妄的少年,经过那一场呕血果然成熟了。
行事更加沉稳,做事更加磅礴大气。难怪楚王说,天下名公子不肚魏无极。
“此法,还请顾侯书写成册,朝廷可在河东推行。”陆冠沉声说道。
隐藏了世家雄心和谋划的陆冠,做起事情来,一样的老辣沉稳。
“写成书册终究有偏差,黄宗吾为首的国子监百余学子,都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他们直接去灾区更好。”
好牛马就要用在刀刃上。顾道直接推荐了黄宗吾。
“他们只是学子,去了河东恐怕不被重视,请陛下派一钦差领队,这些学子可以暂任为赈灾大使。”
陆冠沉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