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改革伊始,暗流潜藏(第3页)
崇祯脸色一沉。"什么异动?"
"据边关奏报,后金正在集结兵马,似有大举南下之势。"
崇祯沉默良久。"这才是真正的危机。内忧未平,外患又起。"
他走到地图前,凝视辽东方向。"传令边关各部,严加戒备。同时,加快京营改革和新式火器的研发。朕要在后金来犯前,做好万全准备。"
"遵旨。"
"还有,西北流寇可有消息?"
"暂时平静。但据密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正在暗中招兵买马,恐怕不日又要作乱。"
崇祯叹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大明的根基,比朕想象的还要脆弱。"
他转向方正化。"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无论遇到什么阻力,都不能退缩。否则,大明必亡!"
"陛下圣明。"
"去,传毕自严、徐光祚、钱嘉征入宫,朕要与他们商议改革细节。"
"遵旨。"
方正化退出后,崇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时不我待啊"他喃喃自语。"朕必须争分夺秒,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次日,崇祯召集核心大臣议事。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加快改革步伐。"
毕自严拱手道:"陛下,摊丁入亩试点已在进行中。初步反馈,有些地方士绅确实有抵触情绪。"
"具体表现如何?"
"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改革。有的隐瞒田亩数量,有的将田产转移到亲友名下,有的甚至威胁佃户不得配合官府调查。"
崇祯冷笑。"这些手段,朕早有预料。"
他转向钱嘉征。"考成法试点情况如何?"
钱嘉征道:"回陛下,情况喜忧参半。有些地方官确实认真执行,政绩有所提升。但也有不少官员阳奉阴违,甚至伪造政绩数据。"
"可有实例?"
"有。如顺天府某县,官方报告称流民已全部安置,实则大量流民仍在流浪。又如河北某府,声称水利工程已完工,实则只完成了表面工作,质量低劣。"
崇祯怒道:"这些欺上瞒下之徒,该杀!"
钱嘉征连忙道:"臣已将这些官员记录在案,准备依法处置。"
崇祯点头。"很好。对这些人,绝不姑息!"
他又问徐光祚:"红薯土豆的试种情况如何?"
徐光祚兴奋道:"回陛下,进展顺利!种苗已从福建、广东运来,正在京畿试验田种植。若一切顺利,秋季可小规模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