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5页)
到了广州,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比内地要繁荣很多。街上的商店琳琅满目,各种新奇的商品应有尽有。
最重要的是,我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人们的眼神中有一种渴望,渴望改变,渴望致富。
我直奔当时广州最大的商品市场——高第街。
这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也有很多刚从香港进来的新鲜货。
我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很快锁定了目标。
一台小型录音机,进价四十五块,在我们镇上至少能卖八十块。
但我只有五十块钱,只能买一台。
老板,这录音机能便宜点吗我走向一个摊主。
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广东人,说话带着浓重的粤语腔调:小弟,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再便宜我就亏本了。
我是从外地来的,想长期合作。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摊主上下打量着我,你一个小孩,能有什么长期合作
您别看我年轻,我有渠道。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我们那边的人对这种新鲜货特别感兴趣,销路绝对没问题。
摊主犹豫了一下,你要多少台
这次先要一台试试水,如果好卖,下次至少要十台。
十台摊主眼睛亮了,真的
当然真的。不过您得给我个优惠价。
摊主想了想,这样吧,四十二块,不能再少了。
我心中暗喜,但表面上还是显得很为难:四十块,行吗这样我下次肯定来找您。
好吧,看你是个老实孩子,四十块就四十块。
交易成功!
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录音机,生怕磕着碰着。这可是我全部的本钱和希望。
回程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意外的插曲。
汽车在半路抛锚了。
司机下车检查了半天,摇头说:发动机有问题,今天是到不了了。大家只能在前面的县城住一晚。
乘客们都很着急,纷纷抱怨。
但我却看到了机会。
前面的县城叫做平阳县,是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虽然比不上广州,但比我们镇上发达多了。
更重要的是,我记得在前世的资料里看过,平阳县有个叫做刘建国的年轻人,后来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如果我没记错,他现在应该正在县文化馆工作,是个音响设备的发烧友。
到了县城,我没有急着找旅馆,而是直接去了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