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第2页)
“再传朕的命令,无论付出任何代价,务必攻破夏国徐州防线!无论付出任何代价!”
刘言道:“是!”
“陛下,臣还有话要说。”南宫旬说道。
“但说无妨。”
“臣认为,这一次伐夏,我们却也不必操之过急。臣的意思不是不发兵,而是在交战的过程中,不必着急,而是突出一个稳。”
“此话怎讲?”
“我们刚宣布废除精盐银钞协定,夏国从我们这里买粮食的通道直接封闭,夏国这些年大肆发行银钞,造成了物价上涨。若不是从我们和晋国购买大量粮食,两国各州郡粮价早已暴涨。”
“现在夏国从我们这里和晋国那里的粮食断了,粮价肯定会快速上涨,影响到夏国的民生。”
魏程点了点头,刘言却说道:“这不会对夏国造成致命的打击,夏国百姓忍一忍就过去了。”
“不不,刘公可能不太了解夏主治理夏国的方式,夏主数年前对夏国的官僚进行了一批大清洗,并且在各州推行新政。他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他抓住了三股势力。但现在一旦粮价暴涨,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势力将会倒戈!”
刘言疑惑道:“哦?”
刘言对南宫旬是看不起的,南宫旬出身寒门,在刘言看来,他只是耍了些小手段,迷惑了还是储君时候的魏程,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南宫旬说道:“夏主抓住了寒门、商人和平民这三股势力,他通过大量提拔寒门,给商人利润,使住在城里和城周围的平民获工作,使乡里的平民获得土地,牢牢把握住了夏国的政权。这些年他杀了许多人,却丝毫不能动摇他的权力。”
“一旦我们与晋国切断粮食渠道,由于大量银钞带来的粮价上涨,首当其冲的就是平民,尤其是城里以及周边靠工厂工作获得收入的平民。”
“夏主以商业来盘活主要的几个繁荣地区,这几年工厂遍地开花。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这直接关乎到夏军的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