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第1页)
“那就太好了,来,这里是契约,契约上所有的约定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签个字。”
佩德罗和沃尔德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震惊。
“对了,从大夏出发的商船,已经在马尼拉装载货物,我们不希望这条线上有海盗打劫我们的货,可以吗?”
“如您所愿!”佩德罗举起桌案上的酒杯,“而且马尼拉的粮食,你们要多少有多少,我们不但不会阻拦,还会协助。希望我们能一起赚钱。”
“一起赚钱。”
朱益也举起酒杯,心里却开始想着,回头去马尼拉找几个红夷妞尝尝咸淡。
太康十年八月,第三次夏晋之战爆发的同时,大夏与红夷人的第一次协议条款在澎湖岛上正式签订。
这预示着,两股势力从临安到南海的商线,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共识,这无疑使得这条商线更加稳固。
事实上,在签订这份契约的时候,大量的夏船就已经开始从马尼拉采购粮食。
这种采购对李彦来说并不难,马尼拉肯定是不认银钞的。
那就用银子去采购。
银行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虽然比不上魏国的体量,但想要从马尼拉买回粮食填补市场上的粮食空缺,那些银子完全绰绰有余。
甚至只动用了冰山一角。
也是在八月十三日,夏军攻克沁阳郡的消息传到了赵州魏军大本营,消息快速往梁京送。
此时,梁京的政坛可谓是风起云涌。
同样是八月十三日,梁京颁布了一条改变夏魏关系的令:废除夏国银钞结算精盐的条例。
这道令一出,半天之内就在梁京城传遍,并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一天,梁京还有一些报纸上刊登了反对意见。
例如《梁京晚报》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废除夏银钞结算条例,必然导致两国关系恶化,并进一步影响丝绸、布匹的贸易,最后影响到民生,实不可取也!
据说当天晚上,就有衙门里的人去相关报社。
第二天一大早,梁京就在传梁京的报社有夏国细作混进来,听说是皇帝的亲卫军校事使亲自去抓的人。
中午的时候,案子已经审完。
相关的几个撰写人员,都卒业于江宁大学,是之前派过去求学的人。
这件事立刻在朝堂上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午后,皇帝急召群臣入殿议政。
礼部尚书刘言公然表达了对目前局势的担忧,他认为,前些年在江宁求过学回来的人,都有可能遭受了夏主的思想蛊惑。
总之,都需要严查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