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第2页)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专业的政治学问题:底线共识。
所谓的底线共识,就是多方认可的一条底线。
例如魏国皇帝和公卿高官、地方郡望,一致认为,地方郡望可以保持一定的部曲,但只是为了自保,平时是不能随便调动武装的。
这里自保,也不是真正的自保,而是政治遗留问题。
大周帝国之前的乱世,地方世家被称作诸侯,财政、军政、人事一手抓。
大周帝国建立后,开始弱化世家。
但直到大周帝国崩溃之后,世家依然存在,这三百年的乱世,反而让世家再一次变强。
不过有一个东西的出现,让世家即便有变强的大环境,也不复当年。
那就是冶铁技术的提升。
世家是以庄园经济为基础存在的,庄园经济的本质是多人合作耕种。
多人合作耕种是为了最大程度生产粮食。
最大程度生产粮食的目的是为了生存。
人类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个体家庭很难长时间高效地保持多田亩的耕种。
所以庄园经济其实是时代生产力下的结果,是所有人的共识。
当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采矿效率也变高,铁的价格降低,小家庭也有足够的耕种工具,社会开始变革。
过去的时代,庄园可以收纳五千户。
铁器大发展之后,庄园最多只能收一些走投无路的人,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形成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