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导师的爱,我用一生偿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7页)

过了很久,林可儿颤声问道:如果他真的死了,那我们为什么会有关于他的记忆

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

晚上,我一个人偷偷查询了一年前那场车祸的新闻报道。

果然,在一条不起眼的社会新闻里,我看到了相关报道:

本市昨日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私家车在雨夜失控撞向护栏。车上两人,一名女学生重伤送医,另一名男子当场死亡。死者身份为本市某大学心理学系教师陆时深,年仅28岁……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原来,陆时深真的存在过。

原来,他真的死了。

原来,我把他忘记了。

新闻报道很简短,没有提到我们的关系。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推测,我们当时应该是在一起的。

既然我们在一起,那就说明……

我们之间确实不只是师生关系。

第二天,我独自来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医生,我想问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创伤而选择性遗忘某些记忆,这种情况常见吗

心理医生是一位中年女性,她温和地看着我: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叫做创伤性失忆。当大脑认为某些记忆过于痛苦时,会自动选择遗忘或压抑这些记忆,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那如果……如果其他人也对同一个已经去世的人有记忆,这正常吗

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是指集体记忆吗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当一个人对某人的思念过于强烈时,这种强烈的情感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让他们也产生相关的记忆或印象。

那这些记忆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很难说。可能是真实记忆的片段,也可能是潜意识构建的虚假记忆。关键是,这些记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医生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催眠治疗,帮你找回被压抑的记忆。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被遗忘的记忆往往都是痛苦的。

我点了点头:我想试试。

第6章

催眠治疗安排在一周后进行。

这一周里,关于陆时深的事情变得更加诡异。

室友们开始陆续想起更多细节:

林可儿说她记得陆时深经常买咖啡给我,总是记得我喜欢不加糖。

王小雨说她记得他有个习惯,讲课时总是不自觉地看向我坐的位置。

周萱说她记得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照片,模糊中好像是我们两个的合照。

但当我要求她们提供更具体的信息时,她们又都说不清楚。

更奇怪的是,我开始在梦里见到陆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