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枢神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辨别的智慧(第1页)

澜江城之事让许逊警醒不已。他决定转换方向,前往素有"百家争鸣"之称的玄门城。这座城市位于山海大陆中部,是各派修士聚集之地,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德道经》和玄默的线索。

旅途中,许逊不断思索着近日的经历。

那些骗子虽然令人厌烦,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修仙之道,真假难辨,唯有心中有一把尺,方能辨别真伪。

"修仙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行走在山间小路上,许逊自问自答,"是追求长生不老?是获取无上权力?还是掌握天地之力?"

玄默传授的心法中曾有一句话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修行之道,不在术法之强弱,而在心性之清浊。术法再强,心性不正,终成魔道;术法平平,心性纯净,亦可羽化登仙。"

想到这里,许逊心有所悟:"或许,修仙的真谛正是《德道经》中所说的真善美。真者,不欺世;善者,不害人;美者,心向光明。"

这个领悟如同一把钥匙,让许逊对如何辨别真假解读者有了新的认识。那些骗子虽能言善辩,甚至表演一些小法术,但他们的目的无非是骗取财物,心性已然偏离正道。真正的解读者应当心怀天下,以传道授业为己任,而非谋取私利。

抵达玄门城已是五日后的午后。这座城池与琅琊城、澜江城截然不同,城中没有豪华的建筑,只有朴实的院落和开放的讲坛。各派修士在此辩论道法,交流心得,城中处处可闻论道之声。

许逊先在一家简朴的客栈安顿下来,然后前往城中最大的交流场所——"问道台"。这是一个圆形的高台,周围有石阶环绕,每日都有修士在此讲学论道。

当日问道台上,一位白发老者正在讲解"三元聚灵"之法,台下数百人聚精会神地聆听。许逊找了个位置坐下,一边听讲,一边观察周围的人。

老者讲得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但最让许逊惊讶的是,他从不讳言功法的局限性:"此法虽可快速聚灵,却易伤元气,非根基浑厚者不宜尝试。若诸位有更适合自身的修炼法门,大可不必拘泥于此。"

讲解结束后,老者不收取任何报酬,只是笑着与前来请教的修士交流,对每个问题都耐心解答。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让许逊眼前一亮,与那些骗子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几天,许逊走访了玄门城的多个讲坛和修炼场所,仔细观察那些受人尊敬的修士。他发现,真正的高人往往具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坦诚,不夸大功法效果;二是慷慨,愿意分享知识;三是淡泊,不追求物质回报;四是虚怀,不自称通晓一切。

这些观察让许逊对辨别真假解读者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决定主动出击,在问道台上提问关于《德道经》的问题,看看能否引出知情人。

次日,问道台上的讲师是一位名叫"云无心"的道人,专精心法修炼。许逊等他讲完后,主动上前请教:"道长可知《德道经》中关于心性修炼的奥义?"

云无心闻言,神情复杂地看了许逊一眼:"《德道经》非同寻常,其中奥义涉及天地之道,生死之理,非三言两语可解。小友为何对此书感兴趣?"

许逊坦诚回答:"在下机缘巧合得到此书,但其中奥义难解。听闻有位名为玄默的学者精通此道,不知道长可有耳闻?"

"玄默?"云无心的脸色微变,"此人已隐世多年,鲜有人知其下落。小友何处得知此名?"

"一位前辈提起过。"许逊委婉地说,不愿透露过多细节。

云无心意味深长地看着许逊:"小友若真对《德道经》有兴趣,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待你心中有答,再来寻我。"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许逊若有所思。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深奥无比。许逊漫步在玄门城的街道上,思索着这个问题。

正走着,许逊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循声望去,一个小女孩被困在一条小巷的尽头,而一只体型硕大的黑狼正步步逼近。许逊二话不说,纵身一跃,挡在了女孩前面。

黑狼见有人拦路,露出獠牙,发出低沉的咆哮。许逊不敢掉以轻心,此狼明显不是寻常野兽,眼中闪烁着灵智的光芒,很可能是一只已开灵智的妖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