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宋朝的脊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京城风云(第3页)

御史中丞突然伏地嚎哭,声泪俱下,“陈太初刊印的《许仙盗草图》,那灵芝的模样竟与太庙祭器相似,此乃大不敬之罪啊!”

徽宗手中的笔尖猛地一顿,宣纸上顿时晕出一个墨猪般的污渍。

他愤怒地摔笔,冷笑一声:“诸卿的眼力倒是好得很,怎不见这报上《瑞鹤图》的摹本?”

说着,他用力抖开报纸副刊,只见上面十八只仙鹤翩然欲飞,翅尖还标着瘦金体的批注

——“翅展三尺二,墨分五色”。

散朝后,政事堂内,两位宰相对着成筐的弹劾奏折,眉头紧锁,一脸的发愁。左相何执中揪着自己的胡子,满脸无奈地说道:“这陈元晦啊,搞个报纸比当年王安石变法还能闹腾!这可如何是好?”

右相郑居中却显得颇为淡定,一边蘸着酱吃着炊饼,一边慢悠悠地说道:“童贯要保他,蔡京要踩他,官家又把这事儿当画看

——

依我看呐,咱就写‘着陈太初闭门思过,报纸由翰林院监修’。这样,各方都能有个交代。”

就在这时,枢密院承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匆匆地闯进了垂拱殿。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凌乱,脸上的神色更是慌张到了极点,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

一进入殿内,他便高声喊道:“紧急军情!”这四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原本静谧的垂拱殿内炸响,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此时的垂拱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这股清香本应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但在这紧张的氛围下,却显得有些压抑。

由于这突如其来的紧急军情,皇帝不得不再次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军国大事。

大臣们纷纷面色凝重地走进殿内,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被凝重所取代。

“河北急报!”枢密院承旨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河北贾进作乱,势头凶猛,已经连破三州了!”

听到这个消息,殿内的大臣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河北乃是国家的重要地区,如今贾进竟敢在此地作乱,而且还如此凶猛,这无疑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蔡京的寿眉微微抖动着,他出列说道:“陛下,臣保举西军刘延庆。

此人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定能平定贾进之乱。”

“刘将军正在前线忙于剿灭方腊,实在是分身乏术啊!”童贯一脸焦急地说道,同时迅速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剿匪檄文》,用力地甩在案几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提高音量,继续说道:“不过,陛下放心,陈太初早已有所准备。

他不仅成功招募到了五千名民夫,还备好了新式火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若此次不能平定叛乱,微臣甘愿领受与刘将军相同的罪责!”

徽宗原本正全神贯注地勾勒着《流民图》,听到童贯的话后,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目光落在童贯身上,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陈卿尽快平叛吧。”

徽宗的语气平静,但其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在陈太初的请安折上用朱笔画了一个圈,表示已阅。

最后,徽宗似乎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那《白蛇传》的最新回目,待陈卿平叛后,速速递进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