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页)
不好!他要借助神兽之力毁掉宝鉴!陆清瑶喊道。一旦宝鉴被毁,被镇压在昆仑山下的上古邪祟将重见天日。苏砚之急中生智,将自己手中的残卷抛向空中,残卷自动展开,符咒化作光柱射向四大神兽。
慕云舟的笛声变得悠扬,安抚着神兽的躁动。陆清瑶则冲向宁王,软鞭如灵蛇般缠住他的手腕。苏砚之趁机抢夺宁王手中的残卷,两人在风雪中激烈争夺。千钧一发之际,黑袍人突然从背后偷袭,一掌打在苏砚之背上。
苏砚之口吐鲜血,却死死握住残卷不放。他感觉体内的力量正在流逝,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宝鉴落入贼人之手!就在这时,他怀中的玉佩发出万丈光芒,与空中的残卷产生共鸣。
七卷宝鉴残卷自动聚合,在空中组成一本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宝鉴。宝鉴中射出一道光柱,直冲云霄,与七星连珠的光芒融合。四大神兽在光芒的照耀下,渐渐平静下来,化作四道流光,重新回到各自的祭坛。
宁王与黑袍人被光芒笼罩,发出凄厉的惨叫。他们的身体在光芒中逐渐消散,最终化为尘埃。苏砚之瘫倒在地,陆清瑶与慕云舟连忙上前扶住他。
宝鉴缓缓落在苏砚之手中,翻开内页,上面的符咒与星图变得清晰可见。更神奇的是,宝鉴中浮现出一位老者的虚影。后人听着,玄天宝鉴并非争权夺利的工具,而是守护天下的神器。老者声音浑厚,如今邪祟已除,望你善用宝鉴之力,护佑苍生。
苏砚之挣扎着起身,郑重地向虚影行礼:晚辈定不负所托!
风波平息后,苏砚之将玄天宝鉴交给天机阁妥善保管。他与陆清瑶、慕云舟也成为了生死之交。此后,三人游历江湖,哪里有不平之事,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而关于玄天宝鉴的传说,也在江湖中代代流传,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第六章:新的征程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苏砚之在金陵城开设了一所书院,传授诗书与武道,陆清瑶时常来书院帮忙,两人的感情也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慕云舟则继续云游四海,逍遥谷的玉笛之音,时常在江湖各处响起。
这日,书院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背着一柄锈迹斑斑的古剑,风尘仆仆。苏公子,可还记得贫道老道士笑着摘下斗笠,竟是当年在栖霞山相助的清虚道长。
苏砚之连忙行礼:道长一向可好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清虚道长神色凝重,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近日,江湖中流传着一个传闻,西域出现了一股神秘势力,他们手持刻有玄鸟纹的令牌,四处收集上古法器,似有不轨企图。
陆清瑶接过密函,仔细查看:玄鸟纹难道与玄天宝鉴有关她转头看向苏砚之,苏公子,我们...
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查个清楚。苏砚之握紧拳头。三年前的经历让他深知,一旦有邪祟觊觎宝鉴之力,天下必将陷入动荡。
三人与清虚道长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清虚道长返回武当山,召集各大门派商议对策;苏砚之、陆清瑶与慕云舟则前往西域探查。临行前,苏砚之将书院托付给得意门生,望着书院大门上的玄清书院匾额,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西域的沙漠酷热难耐,三人骑着骆驼,在风沙中前行。十日后,他们在一座废弃的古城中发现了线索。古城的墙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咒,与玄天宝鉴上的符文颇为相似。更令人心惊的是,城中还残留着打斗的痕迹,满地皆是尸体,皆是中原武林人士。
这些人身上都有玄鸟纹令牌。慕云舟捡起一块破碎的令牌,看来他们是追踪神秘势力到此,却遭了埋伏。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马蹄声。数十名蒙面人骑着快马奔来,他们的服饰奇异,手中拿着的弯刀上刻着西域文字。
果然来了!陆清瑶甩出软鞭,严阵以待。蒙面人一言不发,挥刀便砍。苏砚之取出随身携带的短剑,与陆清瑶、慕云舟配合,与蒙面人展开激战。打斗中,苏砚之发现这些蒙面人的招式中融合了中原武功与西域邪术,极为难缠。
千钧一发之际,慕云舟吹奏玉笛,音波形成屏障,将蒙面人逼退。苏砚之趁机夺过一名蒙面人的弯刀,发现刀柄处刻着一个蛇形标记——正是当年玄门的标志!
原来玄门余孽逃到了西域!陆清瑶脸色阴沉,他们收集上古法器,恐怕是想再次复活邪祟,抢夺玄天宝鉴!
三人继续深入,在沙漠深处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祭坛。祭坛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鼎中翻滚着黑色的雾气,隐约可见人影在其中挣扎。祭坛周围,站着数百名蒙面人,为首的是一个身着红袍的女子,她的额头上,赫然印着玄鸟纹。
欢迎来到玄鸟祭坛。红袍女子转身,露出一张艳丽而冰冷的脸,苏砚之,陆清瑶,还有逍遥谷的小杂毛。我等你们很久了。她手中拿着一个水晶球,球中映出中原各大城池的画面,只要集齐十二件上古法器,启动祭坛,玄天宝鉴的力量就将为我所用!
苏砚之握紧短剑,目光坚定:你们休想!今日,就是你们的末日!
一场新的较量,在西域的沙漠中拉开了帷幕。而这一次,苏砚之、陆清瑶与慕云舟能否再次守护住天下太平,玄天宝鉴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