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页)
陆文远的同党,礼部侍郎王大人站出来,冷笑道:江砚,你不过是个出身寒门的画师,凭借着一些小聪明得到皇上赏识,就开始胡作非为。这名单上的名字,谁知道是不是你凭空捏造的
江砚神色镇定,朗声道:启禀陛下,臣若有半句虚言,愿以死谢罪。这些名单是在黑风寨的密室中发现的,还有玄鹰教教主的口供为证。说着,他将玄鹰教教主的口供呈上。
但王大人等人却依旧不依不饶,他们巧舌如簧,颠倒黑白,试图混淆视听。皇上见状,一时也难以决断。最终,他决定成立一个专案组,彻查此事,而江砚也被要求暂时停职,配合调查。
被停职的江砚并没有闲着。他和沈清婉一起,继续收集证据。他们走访了许多与玄鹰教有过接触的人,从他们口中得到了更多关于那些大臣勾结外敌的线索。同时,李墨白也在江湖上四处奔走,联络各方豪杰,为江砚提供支持。
在调查过程中,江砚遇到了重重阻碍。那些大臣们动用各种关系,对他们进行威胁恐吓。有一次,沈清婉在外出调查时,险些被人暗杀。幸好江砚及时赶到,才救了她一命。
江砚,要不我们放弃吧。沈清婉看着疲惫不堪的江砚,心疼地说道,这些人势力太大,我们根本斗不过他们。
江砚坚定地摇了摇头,道:清婉,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岂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退缩了,那些奸臣就会得逞,大宋的江山就会陷入危机。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终于,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后,他们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这些证据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一些实物,足以证明那些大臣的罪行。江砚再次求见皇上,在金銮殿上,他将所有证据一一展示出来。
面对铁证,那些大臣们再也无法狡辩,纷纷跪地求饶。皇上勃然大怒,下旨将这些逆臣全部革职查办,依法严惩。一时间,朝堂上下震动,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都收敛了起来。
江砚因为此次立功,不仅官复原职,还被提拔为翰林书画院院长。皇上亲自赐下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墨守山河四个大字,以表彰他的功绩。
然而,江砚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危险从未真正远离。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培养更多有才华的画师,让他们用画笔记录大宋的繁荣,同时也希望通过艺术,教化人心,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书画院,江砚广收门徒,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有志向,他都愿意倾囊相授。他常常对学生们说:我们画师,手中的笔不仅能描绘山河美景,更能守护山河正气。
而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绘制一幅真正的《大宋全图》,将大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光都记录下来,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他也知道,实现这个愿望,道路依然漫长,前方还有许多未知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第七章:墨绘山河
秋意渐浓时,江砚在书画院后园种下的银杏已染成金霞。他站在新建的山河阁前,望着墙上悬挂的《大宋全图》初稿,墨迹未干的宣纸上,汴梁的市井烟火、江南的烟雨楼台、塞北的苍茫大漠已具雏形。这是他耗费两年心血筹备的巨作,也是他毕生夙愿的寄托。
师父,枢密院送来加急文书!弟子匆匆跑来,手中信函还带着边关的寒气。江砚展开信纸,脸色瞬间凝重——西夏大军突袭边境,鄜延路告急。他想起《大宋全图》上标注的鄜延关,那里山势险峻,本该是天然屏障,却因守将贪墨军饷,城墙年久失修。
深夜,江砚带着《大宋全图》进宫面圣。灯火通明的御书房里,皇上盯着地图上鄜延关的标记,眉头拧成死结:若不是你这图标注得详尽,朕竟不知边防如此疏漏!江卿,你可有良策江砚沉思片刻道:臣愿亲自前往鄜延路,一则勘察地形绘制攻防图,二则监督修缮工事。
三日后,江砚带着十余名画师与工匠踏上西行之路。沈清婉执意同行,她将细软换成百卷宣纸,笑道:边关的风雪,该由我执笔记录。马车行至潼关,寒风裹挟着沙砾拍打车窗,江砚掀开帘子,望见暮色中蜿蜒的古长城,突然叫停队伍:就在此处安营,今夜绘制《潼关防御图》。
画师们支起画架时,沈清婉已研好墨。她望着月光下险峻的关隘,笔下线条如刀刻:都说‘山河万里皆入画’,可这山河背后,是多少戍卒的血泪。江砚在旁补绘烽火台与箭楼,低声道:我们不仅要画其形,更要绘其魂。
抵达鄜延路时,眼前景象触目惊心。城墙裂缝能塞进拳头,守城士兵面黄肌瘦,铠甲上锈迹斑斑。江砚立即命人丈量城墙,自己则带着沈清婉深入山林,寻找天然屏障。他们在一处峡谷发现绝佳地势,可设伏兵亦可截断敌军粮道。当夜,江砚挑灯绘制地形图,突然听见帐外传来悲泣声。
原来是个老卒,他跪在地上,捧着妻儿的家书:大人,西夏人烧杀抢掠,我想回家护着他们……江砚扶起老卒,眼眶微热:放心,我们定会守住鄜延关。他当即修书一封,恳请朝廷调拨粮草与援军,并附上详细的布防图。
等待援军的日子里,江砚带着画师们日夜赶工。他们不仅绘制军事地图,还在城墙内侧画满鼓舞士气的壁画——岳飞枪挑小梁王的英勇、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的壮烈,每一笔都饱含热血。当第一幅壁画完成时,一位老兵抚摸着画面流泪:小人不识字,却看懂了这画里的意思,咱不能让祖宗的基业丢在手里!
半月后,西夏军队兵临城下。江砚站在城楼上,展开新绘制的《鄜延关攻防图》,向将领们讲解战术。沈清婉则带着画师们在后方记录战况,她的画笔从未停歇,从箭雨纷飞的战场到将士们的铁血面容,都被她定格在宣纸上。
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当宋军吹响反攻号角时,江砚看着漫山遍野的宋字军旗,突然取出空白画卷。沈清婉会意,立刻研墨。两人默契配合,将胜利的曙光、战士的欢呼、飘扬的军旗一一绘入画中。这幅《鄜延大捷图》,后来被送回皇宫,悬挂在功臣阁最显眼的位置。
班师回朝那日,鄜延百姓夹道相送。一位老妇颤巍巍地递上鞋垫:江大人,这是给您垫脚的,可别把绘山河的脚走疼了。江砚接过鞋垫,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终于明白,所谓墨守山河,不是守画纸上的线条,而是守这山河间的万千生灵。
回到汴梁后,江砚将边关经历融入《大宋全图》。在鄜延关那页,他特意留出空白,题下一行小字:山河无恙,因有人负重前行。这年冬日,《大宋全图》终于完成,整幅画卷长达百丈,展开时,大宋的壮丽山河尽收眼底。
皇上观图后,久久不语。末了,他指着鄜延关那处空白,问:为何留此空缺江砚跪地叩首:此乃留给后世之人续写,愿我大宋代代有人,守护这锦绣山河。
雪落汴梁城,江砚站在书画院门前,看着弟子们在雪中习字作画。他知道,属于他的传奇或许终将落幕,但墨染山河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