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临安烟雨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寒门惊变

南宋淳熙年间,临安城(今杭州)外的余杭县,有个名为沈溪的小村庄。村头住着一户姓苏的人家,家中父母早亡,仅留下兄妹二人相依为命。兄长苏砚年方弱冠,自幼聪慧好学,白日里在私塾帮先生授课,夜间则挑灯苦读,立志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妹妹苏棠年十四,生得清秀温婉,每日操持家务,农忙时还会下田劳作,省吃俭用供兄长读书。

这日清晨,苏棠如往常般去溪边浣衣。晨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她刚蹲下身子,便见上游漂来一个油纸包裹。好奇之下,苏棠将包裹捞起,打开一看,竟是几锭白花花的银子和一封书信。书信字迹潦草,隐约可辨莫要声张,保命要紧几字。苏棠吓得脸色煞白,她深知这绝非寻常之物,匆忙将包裹藏进衣襟,慌慌张张跑回家中。

苏砚见妹妹神色有异,忙问缘由。苏棠将事情经过和盘托出。苏砚展开书信反复研读,越看越心惊。他虽不知这银子和书信从何而来,但敏锐察觉到其中必有隐情。就在兄妹俩商议如何处置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

来者是县衙的捕快,为首的刘捕头一脸凶相,称有人报案丢失财物,怀疑与苏家有关。苏砚据理力争,可刘捕头根本不听解释,强行带人进屋搜查。很快,他们便从苏棠藏包裹的柜子里搜出了那几锭银子。苏砚兄妹百口莫辩,被当成盗贼押往县衙。

第二章:牢狱迷云

余杭县衙内,昏暗的牢房弥漫着腐臭气息。苏砚和苏棠被分别关押。苏砚心中焦急,他明白自己和妹妹是被人陷害,可苦于没有证据。隔壁牢房传来阵阵哀嚎,原来是个老者因交不起赋税被打得遍体鳞伤。苏砚上前询问,才得知这老者是同村人,平日里为人老实本分。

正当苏砚思索如何自救时,一个身着华服的年轻人出现在牢门前。此人自称是临安城赵家的公子赵元修,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苏砚,说道:听闻苏公子才学出众,若愿为我所用,我可保你和令妹平安。苏砚心中一惊,他虽不知赵元修的目的,但断然拒绝:在下虽为寒门子弟,却也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会为了脱罪而丧失气节。

赵元修碰了钉子,脸色一沉,冷笑道:苏公子莫要后悔。说罢便转身离去。此后几日,苏砚和苏棠在狱中受尽折磨,县令收了好处,执意要定他们的罪。就在绝望之际,一位神秘人悄悄给苏砚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日巳时,城西破庙见。

第三章:神秘相助

第二日巳时,在神秘人的安排下,苏砚设法从牢中脱身,来到城西破庙。破庙内蛛网密布,灰尘飞扬,一个蒙着面的女子早已等候在此。女子自称青鸾,是江湖上一个正义组织的成员。她告诉苏砚,那封书信和银子,极有可能与临安城近日发生的一桩贪污大案有关。

原来,临安知府勾结富商,贪污赈灾钱粮,而那封书信很可能是某个知情者留下的证据。赵元修的父亲正是涉案富商之一,他们发现证据丢失后,便嫁祸给苏砚兄妹,企图掩盖罪行。青鸾表示,她的组织一直在暗中调查此案,希望苏砚能与他们合作,揭露真相。

苏砚思索片刻后答应下来,他深知这是为自己和妹妹洗刷冤屈的唯一机会。青鸾交给苏砚一个玉佩,称凭此玉佩可在关键时刻联系到她。回到牢房后,苏砚开始暗中收集线索。他发现,狱卒们最近频繁与赵元修的人往来,且县衙内的师爷也鬼鬼祟祟。

第四章:暗流涌动

为了获取更多证据,苏砚决定冒险越狱。在青鸾组织的帮助下,他和苏棠成功逃出牢房,躲进了临安城的一处隐秘据点。据点内,青鸾向苏砚介绍了其他成员,其中有擅长打探消息的市井混混,也有精通医术的江湖郎中。

众人商议后,决定兵分几路展开调查。苏砚和一位名叫阿七的混混负责跟踪赵元修,试图找到他与知府勾结的证据;青鸾则带着郎中潜入知府衙门,查看受灾百姓的病历,看是否能发现贪污的蛛丝马迹。

跟踪过程中,苏砚发现赵元修经常出入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地方。一天夜里,他和阿七悄悄潜入客栈,在一间密室里,看到赵元修正与知府的师爷分赃。桌上堆满了金银珠宝,师爷手中还拿着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贪污的数目。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却被赵元修的手下发现。一场激烈的追逐战在临安城的街巷中展开。苏砚和阿七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东躲西藏,好不容易才甩掉追兵。可当他们回到据点时,却发现据点已被官兵包围。

第五章:绝境突围

原来,组织里出了叛徒,将他们的行踪泄露给了官府。苏砚等人被困在据点内,外面官兵层层包围,喊杀声震天。青鸾冷静地指挥众人抵抗,她让擅长暗器的成员守住门窗,其他人则准备突围。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苏砚挥舞着从厨房找来的菜刀,与官兵搏斗。混乱中,苏棠不慎被流箭射中,倒在血泊中。苏砚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冲到妹妹身边,抱起她准备突围。

关键时刻,青鸾的师父玄风居士赶到。玄风居士武功高强,他手持长剑,如入无人之境,瞬间斩杀数名官兵。在他的掩护下,众人终于突出重围。苏棠伤势严重,郎中全力施救,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苏砚看着昏迷不醒的妹妹,心中充满仇恨。他发誓,一定要让赵元修等人付出代价,还自己和妹妹一个清白。青鸾安慰苏砚,称他们已经掌握了关键证据,接下来只需将证据呈递给朝廷,便可扳倒赵元修和知府。

第六章:朝堂博弈

青鸾通过特殊渠道,将收集到的证据送到了一位正直的御史手中。御史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立即上奏朝廷。宋孝宗听闻临安知府竟敢贪污赈灾钱粮,龙颜大怒,下令成立专案组彻查此案。

赵元修等人得知消息后,慌了手脚。他们四处活动,妄图收买朝中官员,掩盖罪行。赵元修的父亲更是拿出大量钱财,贿赂宰相王淮。王淮收受钱财后,在朝堂上百般阻挠专案组的调查,称证据不足,此案可能是有人恶意构陷。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两派,争论不休。苏砚和青鸾等人虽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他们深知,若不能让真相大白,不仅之前的努力白费,自己和妹妹也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就在此时,一位神秘人物现身。此人是太上皇赵构的心腹太监,他带来了太上皇的口谕,要求彻查此案。原来,太上皇听闻此事后,也十分震怒,他不想让南宋朝廷的腐败丑闻继续蔓延。有了太上皇的支持,专案组的调查得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