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实在匪夷所思(第2页)
胖财主虽然看起来老态龙钟,其实跟文才同岁。当年俩人还在一个先生手下念书呢。后来文才更有出息去了临安求学,他俩就一直待在家守着家产。
在村里,文才名气很大。
大家都传文才将来必定官运亨通。家家户户都巴结他。
好多老头儿常往他家跑,想把女儿嫁给他。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种地的,都对他抱有莫名的信心。
好像文才就是文曲星转世,注定要干大事似的。
就胖财主而言,他和文才从小一块儿长大,两人还算熟络。可在胖财主心里,始终不明白文才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虽说文才读书确实不错,但也没看出他有多出众。不过,乡亲们的想法却不一样,这让他很是不解。
胖财主接手祖业后,家业是越做越大,家族产业也扩展了不少,可在当地口碑仍一般。每次聊天,总有人提到他年轻时求学时的窘态,这让他很尴尬。
他一直认为钱能通神,钱很重要,可为什么乡亲们只看到文才的优点,却忽视自己赚钱的能力呢?他心里憋屈又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地位不该比文才低。
其实文才家境普通,但文才对钱财似乎并不在意。胖财主炫耀财富时,文才反应平淡。过去,胖财主还对文才有点敬重,毕竟文才读书出色,甚至有机会去临安当官。
但蒙古人入侵后,光州沦陷,国家动荡,这些才华也显得没用了。若文才真去蒙古当官,那实在让胖财主瞧不起。虽然胖财主也不算好人,但他明白忠义二字。
投靠蒙古相当于背叛故国和祖先,死后也无颜面对先人。在他看来,即便汉人投奔蒙古,也不会有好下场,蒙古人向来看不起汉人。
就算进了蒙古朝廷,最终也免不了被羞辱,根本不可能安稳过日子。在胖财主看来,去蒙古是最差的选择,幸好那文才没干这事。
自从光州失守,文才就闲着没事,每天无所事事。胖财主也无事可做,于是两人常结伴游玩。密山寺很有名,算是一处风景,今日两人便约好一起去。
早前,胖财主在文才面前还有点拘谨,可如今见文才彻底没了出路,胖财主说话也就更傲慢了。他心想这些年受的气得找回来。
胖财主一向果断,从不做没好处的事。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回面子。可陪文才玩了好几天,他一直没找到机会。
表面上看,文才没什么突出之处,但只要胖财主想比试什么,就会发现总比文才差那么一点,这让他很窝火。
直到最近,胖财主终于发现一件文才不知的事,这让他十分兴奋,总算能炫耀一下了。
胖财主心中盘算一阵,决定给文才一个大惊喜。
“你知道大明王朝吗?”他问。
文才愣住,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惊讶。
胖财主见状更兴奋了。
“哈哈!没想到吧!我就说这种秘密消息你肯定不知道。”
“我在盘县令那儿听到的。听说十几天前,一支叫大明帝国的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大宋的临安。”
“听说他们的军队非常强大,甚至他们的皇帝朱雄英还会操控天地异象的法术。”
这蒙古国在我们大宋面前很强,但说到底也是普通人。朱雄英皇帝带兵来时,很多人都觉得他能灭了蒙古。
当时也有不少人对朱雄英的部队不太信服。后来,朱雄英的部队在阴山下碰上了蒙古的十三万大军。
文才你想想,这次相遇会怎样?
听胖财主这么说,文才皱眉思考起来。他对朱雄英的军队多少知道点。他这种身份的人,和胖财主自然不是一路人。
中原地区自古就看重钱。虽有些老话讲钱财如粪土,唯有读书高,但很多百姓和地主却觉得读书是为了赚钱。
朝廷给官员的待遇很好,所以当地年轻人想读书也是为了将来做官拿俸禄。最终目标还是银子。
要是早有钱了,谁还去读书?不少纨绔子弟就是这样。在当时,“纨绔子弟”不是坏词,反而是夸人家里有钱。别人若说你是纨绔子弟,那是很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