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村子出了怪事(第2页)
“这大明的兵真是邪乎,”他皱着眉嘀咕,“以前看小说里说天兵天将下凡,大概就是他们这种部队吧。”
旁边刘秀芳却乐呵呵的:“还有呢,他们的雇佣费特别便宜。听说皇帝突然被请走签合同,十万大军才花了两百万银子,这两百万简直花得太值了!”
“不对!”高君摇摇头,“那两百万只是开销,实际要两千万呢。我已经跟太后聊过这事了,这对如今的大宋来说简直是块巨石。”
陆秀夫听了笑了:“怪不得一路上看你愁眉苦脸的,原来是在琢磨这个事。”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陆秀夫接着说,“咱们大宋虽然地盘不大,但收税可比前朝多得多。要是国力强盛时,两千万银子不过一年的收入罢了,能赶走蒙古人我觉得完全没问题。”
高君还是摇头:“你说的是朝廷最鼎盛的时候。现在呢?国家都快烂透了,朝廷对地方都没控制力了,哪来的两千万银子
现在的这支军队,力量无比强大,在大宋境内犹如天降。就算把大宋所有精锐部队加起来,也远远不如它。高君觉得,如果这支军队真没想法,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信。
风轻轻吹过,令旗摇晃,发出呼呼的声音。高君突然转头,看着陆秀夫说:
"为何你们都如此信任这支军队?"
"你们怎么确保明军能守住建康?要是失败了,之前的计划就全废了。"
陆秀夫脸色一沉,他从未想过明军会败。他说:"高将军,难道你看不到明军是从哪冒出来的?宫里的禁军都看见了,你要是信不过,可以问问他们,明帝不是能解决世间难题吗?"
陆秀夫亲眼见过明军凭空出现的震撼场面,这记忆深深刻在他心里。所以他对明军充满敬畏。
而高君没亲眼见到明军穿越的过程,他去见太后时,明军已在城外集结,所以他没太多敬畏之心。而且他还肩负太后交给的重要任务,一路上都在想大宋局势。
看着身旁的陆秀夫,高君严肃地说:"我承认,明军有些本事很神奇。"
"但打仗还是得看实际,得看清这支军队的真实实力。"
陆秀夫摇头道:"不可能!你没看到明军中央军的铠甲吗?比我们很多将军的都要好。"
"装备十万大军,就算把大宋所有银子都投进去也不够。"
"这样的军队去打蒙古军,肯定轻松得很。"
可高君的想法完全不同:"明军的铠甲确实不错,但也有不少问题。"
"首先,他们十万大军全是步兵,跟蒙古军打简直就是活靶子,单这一点就让明军胜算渺茫。"
高君说完后,陆秀夫愣住了,一时半会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一直以来,他对大明军心存敬畏,所以从未深入思考过这支部队的具体配置问题。此时被高君点破,他才猛然意识到,大明军确实全是步兵。
虽然陆秀夫是个文官,但他的职责涉及军事事务,对历史上的事也有一定了解。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屡遭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却始终未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原因就在于这些游牧民族坐拥大量骑兵,与中原步兵作战时占据明显优势。
从古至今,草原骑兵对中原步兵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到了蒙古帝国时期,这种差距达到了极致。
那时,蒙古军队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复合弓,射程可达三百米。再加上蒙古人普遍身材魁梧,南方人即便能造出同样威力的弓箭,也难以拉开。
可以说,马匹和弓箭是蒙古帝国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