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第2页)
所以哥哥们都非常珍惜。
哪怕是不喜念书的大哥,也是从不辍学,十分认真。
要说古时候读书可比现在难多了。
书籍是一种很珍贵的稀缺品,有机会,有书可读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家底的。
像是普通人家,若是想供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得举全家,甚至是全族之力。
一旦攻读出去做官了,那可是光耀门楣的事。
所以哪怕渣爹做官之后,没有回报大伯一家,他们也都忍着,没想过毁了他的名声。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也是间接受益者。
但凡考取秀才之后,家里就可以免除五十至八十亩的地税,还可以免两人差徭及丁税。
估计那抠嗦祖母就觉得,欠大伯家的钱可以用这些抵债。
早就还清了。
可人情债不是这么算的。
这次大伯和伯母来江州,还给家里拉来了两大车的礼物。
全是桃溪村村民托他们带来的,都是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鸡啊鸭啊,火腿腊肉什么的。
满满两大车一点也不含糊。
这样的礼物,逢年过节都要来上一两车。
娘亲和哥哥们自然也是要礼尚往来的。
娘亲会找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给大伯带回去,哥哥们会将自己抄的书让大伯拿回去村里的私塾,给孩子们。
然后每次大伯送东西来,不止送瓜果,还会带着一匣子书信,全是村里孩子给哥哥们的书信。
有字迹潦草的,有歪歪扭扭的,也有工工整整的,甚至还有只会写哥哥两字的。
看得大哥二哥要乐呵好几天。
所以这几日,原本不太开心的大哥也笑得跟个傻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