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最强皇太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让他过得好一点吧(第2页)

“于谦不爱权,也不爱财。他不会忠于皇室,他只会忠于百姓,忠于大明。此人虽然刚正到有些迂腐,但是只要是对百姓,对大明有好处的事情,他都愿意做。所以这个差事,由他跟你一起办理,是最合适的。你以后也要多听他的忠告,就算他惹怒了你,你也要三思而后行。思考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错。再说了,一个吃了人家枣子,喝了人家八两酒都上报的人,你还担心什么呢?”

朱雄英叹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

“确实,从这点可以看出,他很清廉正直。这就是做个好官的基础。再加上他也很有能力,我相信他会是治世能臣,只不过是有些刺儿的能臣。”

“世间英雄如过江之鲫。但凡有本事的人,必有傲骨。你想想当年的中山王和开平王,还有后来的定安王蓝玉。他们哪个人没有傲骨。但是遇到了你爷爷,还有你爹。所以就变为了最得力的武将。身为君王者,未必文韬武略就要远胜于属下。汉高祖刘邦不就是个例子么,他说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如张良,后勤保障还有治理政事不如萧何。带兵征战取胜不如韩信。但是他深通驭人之术啊!你可以不如你的属下,但你一定要会识人,会驾驭别人,然后还有帝王的气度,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以及自己吞吐日月的远大抱负。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朱雄英把朱标的每一个字都记在了心里。

“父皇,儿臣明白了,儿臣必定将父皇的教诲,牢记心中!”

“行了行了,一整天的都在说大道理,太没意思了。朕要找你母后他们,一起出宫去转转了。接下来的日子就由你监国了。有事没事都别来烦朕,跟大臣们商量商量。如果真处理不了,就先放一放,等咱回来再说。”

“父皇,您这样会不会太绝情了……”

朱标来到他的面前,满脸笑容地拍着他的肩膀。

“我的儿子啊!正是因为你爹对你充满了信任,才会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你。别忘了,你可是我朱标的儿子,是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正所谓雏鹰不经过风雨,怎能学会翱翔?你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我的庇护之下。这是你第一次监国,第一次亲自处理朝政,就放心去做吧,有你爹给你兜底呢!”

朱标的糖衣炮弹发挥了作用,朱雄英紧握着拳头,信心满满地说道。

“父皇,既然你对儿臣有这么大的信心,那儿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您和母后尽管去游历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儿臣了!”

“好儿子!不愧是朕的儿子,有你爹当年的风范。然后还有一件事,你记得办一下。朕一会朕给你一道圣旨,赐于谦北平城里的一座宅子,你到时候替朕宣布一下!”

朱雄英挠了挠头。

“父皇,您还真是偏爱这个于谦啊!您之前历练他我可以理解,提拔他我也能接受,但是他才刚刚到北平,您就赏他一座宅子,未免有些太过偏心了吧?”

“偏心就偏心吧!朕就是要告诉大明的所有官员,只要一心为国为民,清廉正直。那就会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倘若我大明的官员们,都能以于谦为榜样,大明何愁不富强,百姓何愁不富足啊!朕还要把于谦树成典型,树立起一个榜样。以后,只要是有功绩的基层官员,都可以得到提拔,重用。朝廷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你以后也要关注基层的官员们,因为他们是离百姓最近的人。他们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纽带,可以称得上是朝廷的代表了。更何况……”

朱标欲言又止,朱雄英便问道。

“父皇,更何况什么?”

“不,没什么。”

其实朱标心里想的是:更何况上一世的于谦,过得太苦了。甚至连住处,都只能勉强遮风挡雨。这一世,就让他过得好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