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 人才培养(第3页)

下面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支持,也有人露出忧虑的神色。

“殿下,”

一个老教授站出来,“改革可以,但要循序渐进啊。贸然改动太大,恐怕会引起混乱。”

“混乱?”

朱瞻基冷笑,“现在不改,等西方人打到家门口来,那才叫混乱!”

他大步走下台阶,来到众人面前:“诸位都是朝廷重臣,我也不跟你们绕弯子。实话告诉你们,西方各国正在加紧发展海上力量。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觊觎我们的航路和市场。”

“到那时,我们拿什么去应对?就靠现在这点人才储备?”

众人默然。

确实,目前的人才培养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所以,”

朱瞻基继续说,“改革势在必行!今天我就把改革方案给你们,限期三个月内必须落实到位!”

他一条条列举改革要点:

首先,扩大招生规模。

从目前的每年三百人扩大到一千人。同时在各大港口设立分校,就地培养人才。

其次,改革课程设置。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程缩减三成,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上船实习,积累实战经验。

第四,改革教师队伍。打破资历限制,重视实际本领。有真才实学的,不管出身如何,都可以担任教师。

第五,建立奖惩制度。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安排实习和就业。对于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

“这……这也太激进了吧?”有人忍不住说。

“激进?”

朱瞻基冷笑,“你们以为我是在跟你们商量吗?这是命令!谁要是做不到,就给我滚蛋!”

众人噤若寒蝉。

他们第一次见到太子殿下发这么大的火。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