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商业转型(第3页)
这些措施一出台,立即引起了反响。
“这样反而更好。”
暹罗使者说,“以前那种情况,真正的朝贡使团反而不受重视。现在规矩清楚了,反而更庄重。”
确实,经过整顿后,朝贡贸易逐渐回归正轨。
真正的外交使团得到了应有的礼遇,而普通商贸活动则按照正常渠道进行。
“还有个问题。”
马哈木提醒,“就是回赐的问题。以前朝廷回赐太过丰厚,反而助长了某些人的投机心理。”
朱瞻基深以为然。
他下令重新制定回赐标准,按照进贡品的实际价值和外交关系的亲疏来确定。
这样既显示了朝廷的大国风范,又避免了过度浪费。
这些改革措施实施后,朝贡贸易变得更加规范。
各国使团来往有序,商贸活动也回归正常轨道。
“这才是正常的邦交。”
朱瞻基对众人说,“朝贡是外交礼仪,贸易是经济往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南海贸易逐渐步入正轨。
朱瞻基开始着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这种秩序能够持续下去。
“要建立三个体系。”
他在一次总结会议上说,“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培训体系。”
首先是管理体系。
他在各个重要港口设立了管理机构,建立了统一的规章制度。
从船只登记到货物查验,从税收征缴到纠纷调解,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程序。
“特别要注意两点。”
朱瞻基强调,“一是标准要统一,各地不能各自为政。二是程序要公开,让商人心中有数。”
其次是监督体系。
为了防止官员徇私舞弊,他建立了互查制度。
各港口之间定期交换人员,互相检查对方的工作。
同时也欢迎商人检举揭发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