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整军布防(第4页)

朱瞻基同意,“瞭望塔要建高些,既能观察海面,也能用来传递信号。马哈木,你对这些防御设施有什么建议?”

马哈木指着图纸:“按照波斯的建筑方式,这种滨海据点最重要的是分层防御。外围要设置多重障碍,防止敌人直接冲到城下。”

“具体怎么做?”

“可以在浅水区布置铁蒺藜,阻止敌船靠近。陆地上则挖掘壕沟,最好是能注入海水。”

马哈木解释道,“这样即使敌人突破第一道防线,还要面对水障。”

朱瞻基满意地点头:“就按这个思路来。黄老爷子,你带人去勘察地形,看看怎么布置最合适。”

“大人,”

阮先生插话,“防御工事的布置最好能配合潮汐变化。根据这里的天文记录,每天都有固定的涨潮退潮时间。”

“有道理。”

朱瞻基说,“涨潮时水位升高,更有利于防守。退潮时水位下降,要特别注意暗礁区。”

正说着,赵老匆匆走来:“大人,我整理出了一些重要发现。”

“说说看。”

“这些航海图不只是标注了航线。”

赵老展开几张古图,“你们看这些记号,是古代航海家用来标记风向和洋流的暗号。通过这些记号,可以预测最佳的航行时机。”

朱瞻基仔细研究那些符号:“难怪他们选在特定的时候行动。这些航线都是要配合天象和洋流的。”

“没错。”

赵老说,“而且这些航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在各个港口之间快速移动。”

“这就要派人专门研究了。”

朱瞻基转向阮先生,“请先生带几个学生,专门研究这些航海图。要尽快掌握这些航线的规律。”

“另外,”

他又对黄匠人说,“那些古代仪器研究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