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魏读书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三商邀请,再显镇国,斗诗之争(第8页)

    不珍贵,一直都有,不过按年生产。

    许清宵回答。

    不珍贵,每年都有的话,涨个一成或者是半成差不多了,最大利益。

    张如会不假思索道。

    这个回答,在许清宵的预料之内。

    不可生产的东西,可以卖出天价,比如说古董字画,你说他价值一百万两都行,你说他一文不值也行。

    而可生产的东西,就一定会有一个固定价格,无非是行情好坏罢了,行情好价格高,行情不好,价格低一点。

    即便是得知别人急缺货物,但也不能提太多价格,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考虑,长期也好,短期也好。

    提高个半成是商人的本性,但如果提高更多的话,就有问题了。

    如果翻倍呢

    许清宵喝了口茶,平静说道。

    此话一说,张如会顿时皱眉了。

    翻倍

    许大人,您......是认真的

    张如会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正常来说提高个半成是商人本性,提高一成是有点贪心,提高个三四成,那就是有点仇了,或者是知道你一定会买我的东西。

    翻倍

    这哪里是正常人做生意的思维啊。

    还望张兄解答。许清宵语气平静。

    而张如会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他开口了。

    许大人,张某问三件事情。

    第一,漕运是否困难

    第二,双方是否有仇

    第三,对方是否一定相信您会购买

    张如会提出三个问题。

    而许清宵也快速回答:正常漕运,与商人无仇,但有人会从中作梗,不敢完全相信,因为可以不要。

    这是许清宵的回答,漕运不用说,运输五十郡地,并不算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至于有仇就算笃定是怀宁亲王在里面从中作梗,但仇也不是特别大,对于商人来说,眼里只有利益。

    除非是杀了对方的父亲,甚至说杀父之仇,在商人眼里都不算什么是大仇,尤其是三大商会头目。

    至于是否相信自己一定购买要价如此之高,谁愿意买当然若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许清宵还是会选择买的。

    因为这件事情,的确是利国利民,不是一点点银两可以衡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