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魏读书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许某可以保证,五年内,大魏国税十万万两!(第9页)

    本来之前都做好了三万万两的准备,结果只有六千万两,并且到底有没有还是一个未知数,顾言怎么能不难受。

    如果一开始就说六千万两,他肯定开心的很。

    可说了有三万万两,又变成六千万两,谁舒服啊

    这就好像一些民间专门给说书人写稿一样,说好了写十章,结果就两章,搁谁谁受得了

    所以顾言忍不住询问一下,算上全国番商会如何

    不会增长太多,最多一万万两吧,而且是最多。

    许清宵给予回答。

    这话一说,顾言皱眉了。

    一个京都就有六千万万两,大魏全国才最多加四千万两啊这不可能吧

    顾言有些绕不过弯了,虽然说这是大魏京都,大魏最繁华的地方,可其他城市也有繁华之地啊。

    怎么才加四千万两,而且听许清宵这口吻,似乎好像四千万两还很牵强啊。

    大人。

    番邦商人买卖的货物是什么货物动不动就是珠宝玉器,绸缎宝纸,都是一些高端货物,大魏京都聚集的是什么人都是大魏最有钱的一批人,让他们花几十两几百两买玉器,他们愿意。

    你让其他百姓来买大人,您是在开玩笑吗

    许清宵认真说道。

    而这话一说,顾言也算是明白了。

    的确。

    大魏百姓的消费能力和经济能力虽然说不是个个有钱,但至少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好很多。

    一万万两,也行吧。

    顾言开口,相当于收入翻倍,这样也行。

    可许清宵的声音再次响起。

    顾大人,有句话我还是要提醒,这种情况只能持续一年左右,往后每年估计会越来越少。

    许清宵自己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道。

    还会减少为什么是那些番商吗

    一听这话,顾言顿时怒了。

    不是。

    还是那句话,百姓没钱了,这种东西持续不了多久。

    这么跟大人您说吧,百姓的收入不高,自然也不会购买昂贵之物。

    所以,按照下官的预算,第一年或许能增收一万万两,第二年七千万两,第三年五千万两,第四年三千万两,第五年估计就只有一千五百万两吧。

    当然好消息就是,这一千五百万两能持续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