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晋末长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枢来(第2页)

卢志回了一礼,然后又看向獾郎。

獾郎早得母亲示意,恭恭敬敬对卢志行了礼——于公,卢志是幕府右军司,行礼没问题;于私,母亲和卢志叙亲了,那就是真从祖,行礼也没问题。

“上粥吧。”邵勋拍了拍手,吩咐道。

卢志情绪微微高了一些。

今天这个场合,只有侄女、侄孙,无其他外人,这就说明了很多事情。

他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算太坏。

宫人们很快端来了赤豆粥。

卢志抬头看了看,心下又有些堵,因为他见到了熟人:叛乱的中山刘氏、博陵崔氏的女眷——曾经温婉的夫人、典雅的小姐,现在成了干粗笨活计的奴婢,这让他暗暗叹气。

他收拾好心情,默默吃着粥。

邵勋一连吃完两大碗,便不吃了。

腊日吃赤豆粥,梁国的这个习惯自他而始,最早可追溯到当年陈郡流民收获

到中枢来

“子道。”邵勋认真地看向他,说道:“犯了错,焉能不罚?先前未动他,只因为冀州乱未平。今已平定,华敬则该挪一挪位置了。”

卢志沉默片刻,道:“明公说得是。”

“让他回来当颍川太守吧。”邵勋说道:“彭城刘王乔可任冀州刺史,子道觉得他如何?”

“刘王乔才学出众,亦通兵事,更为明公乡党,非常合适。”卢志心中酸涩地说道。

今天求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保存河北一系的力量,奈何最重要的冀州刺史没保住,换成了徐州人刘畴。

刘畴在河北根基浅薄,固然无法得心应手,但相对应的,河北豪族也没法像过去那样方便行事了,双方可谓互相掣肘。

他又联想到天师道叛乱平定后,梁公派大将军府监军裴遐出任青州刺史之事,也是同样的思路。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许不同。

卢志听闻,原本梁公有意让琅琊王氏帮着抚理青州局面的,奈何王玄当了田曹尚书,没有合适人选了。于是就派了裴遐,此人身份特殊,既是太尉王衍的女婿,又是裴家人,在如今这个局面下,真的不好判断他的倾向,或许只有梁公自己清楚了。

“幽州归正之时,许式许仪祖立功不小,治理地方数年也颇有实绩,入汴梁当个黄门侍郎吧。”邵勋当着卢志的面说完,又问道:“子道可知我意?”

卢志初时脑子乱糟糟的,被邵勋这么一问,脑海中电光一闪,悟了,又道:“燕国刘翰,素来长者。冀州动乱之时,压住了州内蠢蠢欲动的贼子,又输粮输械,支持高阳内史阳耽,死死钳制住了刘越石,不令动乱蔓延。明公或可重用之。”

“子道是会见缝插针的。”邵勋笑了,道:“那就让刘翰来汴梁,出任侍中吧。幽州刺史何人可继之?”

“此事当由明公定夺。”

“太仆袁冲如何?”

“袁氏世代簪缨,乃名门望族,任幽州刺史绰绰有余。”

“那就这么定了。”邵勋说道。

说完,他又看了眼卢志,经过方才一番对答,想必已有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