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晋末长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晋末幕府佐官设置(第1页)

别嘘我啊,一般人提的问题我还懒得回复呢。有价值的我会写单章回复。上本晚唐幕府设置我也写了单章,详细论述节度使、节度副使、行军司马、马步都虞候等佐官的设置。这本也写下吧。本单章重点:西晋末幕府佐官设置——注意是西晋末,不是西晋初年,也不是东晋。西晋末年,准确地说是八王之乱时期,大体佐官设置可分为三部分。一、直属官军师(军司)、中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参军、监军。军师,一般军事统帅开府时设置。职责是节量诸宜,同时监军,实际上是一人之下的职务,军事、民生无所不包,因为军事统帅开府,有什么和军事没关系的什么都能扯上关系,况且明确说了节量诸宜,给的权力非常大,所以军师是幕府事实上的最高僚佐。军师的监军职能最开始还包括监督他的上司,即开府将军,到了西晋后期,废了,基本监督不了。军师大概以三品官的标准发放俸禄。中军师……不好意思,西晋末年具体干嘛史书无载,只出现过一次:司马颖的中军师王衍。这应该是一个名誉职位,和汉代一样,无具体职掌,毕竟王衍担任中军师是兼职,他还在洛阳上班。长史负责军事以外的其他幕府事务,包括人事、钱粮等等,还参与大事谋划。从事中郎向军师、长史乃至府主提供建议,但无决策权。司马负责军事事务,有时候还要带兵打仗。比如,司马颙以李含为征西将军司马,率军攻洛阳。司马越以左司马王斌率五千甲士入援洛阳。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军师的话,长史、司马一文一武,就是府主的左膀右臂。参军这个职务比较万金油,弹性也很大。全称是参xx(官职)军事,其实就是一个参谋。俗话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但在西晋末年,参谋带长了:开始深度署曹,即参与诸曹实际事务,有分管部门了。这個时候也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名称,如行参军、兼行参军、记室参军、谘议参军(主讽议)、车曹参军、典兵参军等等。很可惜,史书无载其隶属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有具体职掌了。监军,顾名思义,监察军队。二、阁下官门下官主簿、记室督、舍人、西东二阁祭酒、帐下督、外都督、门令史等。主簿:掌管文书,上传下达,有点类似后世的秘书,或者说更像秘书办主任,我对官场不太了解,比喻可能不太精当。记室:主书仪,其实就是起草文书之类。舍人:跑腿的,如传达命令、通传事务。西东二阁祭酒:管家之类的角色,如导引宾客,操办礼仪等,也经常出外跑腿。帐下督、外都督:史书介绍很少,出现时经常是某帐下督、外都督领兵打仗。门令史:就俩字防门。三、诸曹官。东曹、西曹、度支、户曹、法曹、兵曹、贼曹等。东晋渡江之初总共有二十多个,非常庞杂,比西晋初年以及曹魏时期多多了。诸曹官在西晋末年有三种称呼。高级一点的称掾,如西曹掾、东曹掾。差一点的称令史,如仓曹令史。最差的称属。如司马越幕府有骑兵曹,阮孚就当过骑兵属,具体职掌不清楚。那么问题来了,诸曹官归谁管呢一个是前面提到的署曹的参军,各分管一摊子。一个是掾。这其实是我写这个单章的主要原因,因为上一章有读者提到了三国时掾是诸曹主官。在西晋末年,很多人担任了掾这个职务。如阮裕,太宰掾。如毕垣,掾。如步熊,丞相掾。如李兴,掾。如眭迈,军谋掾。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史官简写了呢有可能。但问题在于,诸曹掾是低级僚佐,而毕垣是司马颙心腹,李兴是司马越亲信,他哥哥李赐少与东海王司马元超友呢,这样的人会当低级官吏吗而且,司马颖幕府在史书记载中同时存在丞相掾(步熊)、东曹掾(蔡克)。另外,军谋掾何解如果是诸曹官,他属于哪个曹不存在军谋曹这个部门。曹操曾征辟徐邈为丞相军谋掾,参与具体军事谋划。前面担任司马颖丞相掾的步熊,本人以装神弄鬼、算卦看相闻名,他的主要工作是出征前算卦。如果他是诸曹官,那么是不是得有个卜卦曹很遗憾,朝廷要脸,没有设置这个部门。其实《宋书》里曾提到过掾、参军主诸曹事。考虑到参军一开始只是参谋,到晋末才署曹,那么以掾入曹是不是也有这个可能呢史书中八王之乱时,同时存在西曹掾、东曹掾、各种掾,数量很多。如果按照职官志来说,不应该同时存在这么多的,而且很多职务压根没出现在职官志中。正经以掾为主官的,西晋末年就西曹掾、东曹掾两个,至于户曹掾,那得将军号加崇才有,不然就是户曹令史——举个例子,镇东将军变成镇东大将军,此为加崇。曹操时就有军谋掾、五官掾等职务,不属于任何一个曹,直接参与军事谋划,几乎像是直属官了。这种能与主君直接接触的掾,必然是亲信。一个府里面,这些不带诸曹前缀的掾,我认为就是直属官,到西晋末年时与参军一样,代表主君直接插手诸曹事务。没带前缀的掾没有具体职掌,主君派他们干什么事,他们就去干什么,有点类似晚唐藩镇幕府的随军要籍,无具体职掌,有事就干,没事在幕府摸鱼。哦,最后忘了督护,这个没出现职官志里面,但真实存在的。这个其实属于直属官,但职官志里面漏了。就写这么多吧,下面要熬夜码字了。苦,投点月票吧……